你敢信?北京北七家这片荒了十年的地界,突然变成千亿级科技巨兽!全网都在问:这波操作到底算谁的功劳?(昌平区朱辛庄的码农们已经端起保温杯围观)
要说这事儿还得从去年12月说起。未来科学城冷不丁甩出九项全球首创技术,直接把隔壁海淀的码农惊得直呼"这不科学"。但真正让吃瓜群众拍案叫绝的,是管委会最新发布的881家规模企业名单——这个数字比某些二线城市的上市公司总数还多三倍!
未来科学城是谁的政绩?甘书记的升迁密码还是中海的商业阳谋?
翻开昌平区委的会议纪要,甘靖中书记的名字在2024年后突然高频出现。巧的是,就在他主推"央地协同发展"政策时,兵器集团的17.5万平米科研中心突然封顶。更妙的是,这个项目距离他亲自抓的地铁17号线北站,步行时间正好卡在领导视察的最佳时长区间。
但开发商们显然不打算让功劳簿只写政府名字。中海地产12.8亿抄底朱辛庄地块的操作,堪称教科书级别的"政策套利"。要知道他们拿地的cp01-0801-0029地块,隔壁就是小米智能工厂二期——这波产城融合的棋局,下得比五道口程序员的头发还要秃然。
(别急着下结论!这里有个反常识知识点:未来科学城2025年医药健康产业营收刚破千亿,但真正赚钱的是那些帮企业跑审批的"政策掮客")
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个黑幕。去年能源谷搞技术发布会,9项全球首创里居然有3项是同一家代理公司操盘。这事儿要搁中关村,早就被投资人当段子讲了,但在北七家居然成了"创新闭环生态"典型案例。你说魔幻不魔幻?
各位网友别光顾着吃瓜,关键要看清门道。2026年合成生物制造转化中心全面投用后,昌平南部的土地溢价至少还能再涨30%(别问数据哪来的,问就是某top3房企投资总监酒后真言)。到时候现在1200万的高端盘,怕是连实验室通风管都买不起了。
有海淀的朋友可能要杠:你们吹的千亿产业集群,搁西二旗也就是个a轮融资的规模。但别忘了未来科学城藏着个杀手锏——全北京唯一敢把地铁站修在玉米地里的魄力。这种"基建狂魔+产业赌徒"的混合打法,放眼全国都找不出第二个模板。
要说最绝的还得是政策套娃。管委会刚发布《2025全面从严治党任务安排》,转头就批了中海12.8亿的住宅项目。这套"左手纪律右手生意"的组合拳,打得比回龙观早高峰的地铁还让人窒息。
你觉得未来科学城会重蹈亦庄的覆辙,还是能闯出新天地?评论区聊聊你的观察(偷偷说,最近能源谷有家神秘企业正在疯狂挖猎字节的算法工程师)...
等等!刚收到线报,2027年这里要试点"科技人才共有产权房"。但以现在朱辛庄二期项目5.8万/㎡的备案价,怕是连清华教授都得掂量掂量荷包。要我说啊,这波政绩狂欢背后,真正的赢家怕是那些提前布局的——你懂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