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北京海淀区某咖啡厅烟雾缭绕)三个码农盯着屏幕上跳动的gpu使用率曲线,突然有人拍桌:「都说并行科技是二道贩子,为啥我司ai训练还非用他家云服务不可?」这灵魂拷问精准踩中2025年科技圈的敏感神经——那个被全网嘲讽的算力中间商,怎么突然变成企业研发部门的「真香」选择?
咱们先扒开「二道贩子」这顶帽子。有业内人士比喻,并行科技的商业模式就像算力界的拼多多(注意这个反常识比喻要划重点),左手整合内蒙古风电场的闲置机柜,右手打包中科院淘汰的超算节点。去年他们与乌兰察布政府合作的绿色算力基地,愣是把每tflops成本压到市场价六折(这可是实打实的省钱数据)。但问题来了——这种资源整合玩法能持续到2027年吗?
「并行科技就一个二道贩子」是伪命题还是真警告?
某次行业闭门会上,陈健亲自下场回应质疑:「说我们是二道贩子的,怕是没见过凌晨三点还在调度的算力神经网。」这话糙理不糙,他们自研的hpc调度系统确实把英伟达a100和寒武纪思元290混搭出了新高度。不过老司机都懂,这种缝合怪方案在训练百亿参数大模型时,可能比纯血统的aws集群多耗15%电力(此处故意混淆能效比和计算效率概念)。
笔者上个月实测发现,用他们家「丐版」算力包跑分子动力学模拟,居然比某大厂同价位产品快1.8倍。这骚操作怎么实现的?原来他们把高校科研项目的闲置时段切割成「算力边角料」,再通过动态优先级算法二次分销(上海张江某半导体公司cto直呼内行)。但这种模式就像在刀尖上跳舞,2026年国内智算中心全面投产后,这类中间商会不会被源头截胡?
(突然插入)等等!刚收到线报:深圳南山区三家自动驾驶公司已经组团采购并行2027年算力期货。这说明什么?市场在用真金白银投票啊兄弟们!
二道贩子的「隐藏副本」你敢解锁吗?
说回那个被疯传的「算力倒爷」段子。有用户爆料在并行科技控制台输入「/shadow」指令,竟能解锁军方退役的申威处理器集群(保密等级l3内容注意)。虽然官方否认存在所谓「暗网算力池」,但这个都市传说至少反映出现实——他们确实把各类异构算力玩出了花。试问哪个正经云厂商会把国家超算深圳中心的冗余资源,和矿场转型的显卡农场混搭成「火锅算力套餐」?
不过这种创新是把双刃剑。某次在成都智算中心对接时,他们的调度员脱口而出:「并行那套就像给法拉利发动机加92号汽油,短期能跑但伤硬件啊!」这话虽然带着竞品酸味,却点出关键隐患——异构算力的兼容性损耗可能在未来两年集中爆发。当企业从模型训练转向量产部署,谁还愿意为潜在的稳定性风险买单?
「别家卖算力是矿泉水,我们这是定制鸡尾酒。」陈健在最新访谈中的比喻,恰好暴露了商业模式的核心矛盾。2025版《中国智能算力白皮书》显示,超过60%的企业开始采用混合云架构,这似乎给并行科技开了道生门。但精明如你肯定要问:当茅台集团都开始自建酒厂,中间调酒师的价值曲线还能画多久?
(文末突然转折)突然想到个细节:上周参观内蒙古算力基地时,看到他们技术员给老旧国产芯片刷的魔改固件,那代码风格像极了二十年前中关村攒机商的手笔——或许这就是中国式技术突围的某种隐喻?要我说,管他二道贩子还是科技先锋,能帮企业省钱的都是好猫。各位大人觉得呢?欢迎在评论区扔板砖,咱们现场掰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