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
辰恩科技

电子蝴蝶撞碎铁窗泪:我们真需要机器替警察流泪吗

deepseek融入警务工作的第一夜,长安街梧桐叶落了三回。隔壁王叔酒驾被逮时,车载ai正在播放《铁窗泪》,警用机器狗背上的蓝光闪烁得像电子蝴蝶——这玩意可比真人温柔多了。

电子蝴蝶撞碎铁窗泪:我们真需要机器替警察流泪吗

上个月我亲眼看见社区民警老张蹲在岗亭啃冷包子。他新配的智能眼镜能扫描三十米外嫌疑人的瞳孔,却扫描不到自己血糖值飙到11.8。听说局里现在写报告都用deepseek,生成速度比老张的降压药见效还快。

"智能研判准确率95%"的宣传语烫得人眼疼。可李婶家走失的老伴明明就在监控盲区躺了七小时,系统推送的"最优搜索路径"完美避开所有旧胡同。当警用无人机在楼顶盘旋时,老人正在捡破烂的板车上啃冷馒头。

我总怀疑这些代码在吃人。上周街道安装的智能预警系统,把凌晨买止痛药的王奶奶判定为"异常轨迹"。她骨裂的呻吟被转化成数据流里的噪点,而二十公里外的指挥中心,大屏上跳动的红点比万家灯火还耀眼。

派出所新来的机器协警会说八国方言,却听不懂城中村阿婆的潮汕土话。那天办暂住证,我看着它金属手指在触摸屏划出火星,突然想起小时候帮我抄课文的同桌——那姑娘转学时,往我铅笔盒里塞了三十七个手折的千纸鹤。

有人说这是科技必经的阵痛。可当110接警员变成电子合成音,当调解纠纷靠算法预测情绪值,当深更半夜的警情通报带着deepseek的水印——我们失去的仅仅是纸质档案上的墨香吗?

前天下暴雨,街角摄像头突然播放起防诈快板。雨水中扭曲的ai笑脸,像极了当年给我做心理辅导的辅导员。那年他握着我的手说"科技让世界更温暖",如今他的手正在某处数据中心敲击键盘,而我的手心只剩扫码枪的凉。

或许我们都中了某种巫术。当二十个分局共享同一套智能研判模型,当三年来积压的失踪案卷被压缩成数据包,当老民警的直觉和经验变成待清洗的脏数据——究竟是人驯化了机器,还是代码正在批量生产新的警魂?

昨夜又梦见警校毕业典礼。校长说警徽的重量是28克,和成年人的良心等重。现在我的智能手环显示心跳72,血压110/75,却测不出别在胸前的金属,正在云端算法的冲刷下日渐变轻。

深秋的银杏叶飘进接警大厅时,某个程序正在生成第9000份完美报告。阳光穿过服务器机架,在瓷砖地上投下监狱栏杆般的阴影。那些我们曾用体温焐热的对讲机,会不会在某天清晨突然开口说:抱歉,您拨打的警魂已欠费停机?
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
  •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,赶紧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