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泥管子烫手的年代里,奶奶总爱把"命比纸薄"挂在嘴边。那年头村口老槐树底下埋着四五个没活过满月的娃娃,瘌痢头张叔咳出半碗血沫子就断了气。如今她攥着降压药片笑得像只老猫:"阎王殿的门槛都被科学踢烂喽!"
田垄上打滚的童年记忆里,父亲的脊梁弯成煮熟的虾米。如今无人机在麦浪上跳舞,智能灌溉系统把老农的旱烟杆子都吓掉了。收割机碾过土地时扬起的不是尘土,是爷爷坟前那柱迟到了六十年的香火。
可别被光鲜亮丽的表象糊弄了!智能手机把邻居变成对话框里的像素点,外卖平台让厨房落满灰尘。当年走二十里山路给姥姥拜年的虔诚,如今被视频通话压缩成三分钟流量。科技进步到底是缝补了亲情,还是织就了张密不透风的疏离网?
记得表哥揣着诺基亚闯深圳那年,全村人挤在村委会看雪花屏里的春节晚会。如今vr眼镜能带人登陆火星,可那份围炉夜话的暖意,早被直播带货的声浪冲进了下水道。科技把世界塞进掌心,却让我们在信息的洪流里溺亡。
医院走廊的消毒水味道总让我想起二婶。当年她捂着腹部在土炕上打滚,赤脚医生拎着生锈的针头束手无策。现在ct机能把病灶照得纤毫毕现,可挂号系统前的长龙队伍,比当年的黄土路还要让人绝望。这算哪门子科学发展改善人们生活的小练笔?
菜市场王姨的电子秤会说话,可她的笑容却成了稀缺品。移动支付叮咚作响的到账提示,把砍价还价的人情味碾成了二维码碎片。当算法精准推送着"猜你喜欢",我们却在数据牢笼里失去了选择的自由。
但总有些东西在裂缝里生长。老家村小的全息投影仪映出银河时,孩子们眼里的星光比任何科技都璀璨。被机械臂取代的纺织女工们,正在直播间用方言讲述蓝印花布的故事。这或许才是科学发展改善人们生活的小练笔该有的模样——不是冰冷的替代,而是温热的传承。
科技狂飙突进的列车碾碎了太多,可别忘了给被甩下的灵魂留张站票。当我们在5g信号里疾驰,总该有人回头捡起那些掉落在2g时代的体温。毕竟再精密的芯片,也模拟不出奶奶手心的老茧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