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蚀的定议和概念就像块发霉的腊肉,挂在教室后墙上二十年,熏得人脑壳疼。那年我对着月考卷子上的"商鞅变法意义"疯狂填鸭,硬生生把教科书里的标准答案嚼烂了又吐出来。现在想来,历史的定义和概念早在那时候就给我套上了铁链,锁在标准答案的囚笼里打转。
隔壁王大爷总爱蹲在胡同口吹牛,说他爷爷的爷爷见过辫子军进城。这算不算历史的定义和概念?专家们捧着发黄的典籍说要有五要素才算正史,可那些带着蒜味的民间记忆,怎么就活该被踢出历史的大门?我盯着家里祖传的搪瓷痰盂,突然觉得它比博物馆的青铜器更烫手——那上头还留着太奶奶咳血的印子呢。
去年在798看见个当代艺术展,二十台碎纸机正在绞碎历史课本。纸屑飘得像清明烧的纸钱,我忽然喘不过气。要是历史的定义和概念真像他们说的那么客观,怎么解释我姥爷的退伍证上,勋章数字和档案记录差了三倍?
公司新来的00后实习生问我:"哥,学历史能涨工资吗?"我张着嘴半天没出声。想起前年炒股,就是信了"历史周期律"那套鬼话,结果赔掉三年积蓄。那些闪着金光的k线图,和二十四史里的朝代更替曲线,本质上不都是活人编的故事?
上周整理旧物翻出初恋的情书,突然发现和《史记》里韩信给萧何的信惊人相似。历史的定义和概念要是真那么神圣不可侵犯,怎么连男女间这点破事都逃不出轮回?地铁里刷到网红用ai复原杨贵妃长相,评论区吵得比安史之乱还凶。我们究竟在争什么?
殡仪馆工作的表姐说,她每天给逝者整理遗容时都在想:每个人脸上的皱纹都是一部断代史。可这些皱纹永远进不了历史的定义和概念,它们注定要和骨灰一起撒进海里。就像我永远查不到,外婆临终前没说完的那个名字到底是谁。
现在刷短视频,动不动刷出"五分钟看懂五千年"。那些把历史的定义和概念剁成肉沫喂给观众的,和当年逼我背年代大事表的老师,说不定就是同一批人。有天下暴雨,我看见路面积水倒映着霓虹灯,恍惚间觉得整个现代史都在那滩脏水里冒着泡。
你说历史是镜子?我看是哈哈镜。照着照着就把朱元璋照成了马云,把漕运图照成了物流网。前些天看人用区块链技术给敦煌壁画确权,突然笑出声——原来我们连历史的定义和概念都要拿去炒币。
真该把那些历史课本泡进老陈醋里腌三个月。等酸味渗进每个铅字,等"客观规律"长出霉斑,等"必然性"被腐蚀成蜂窝煤。到时候谁敢说自己握住了历史的定义和概念,我就把腌过课本的醋灌进他喉咙。
凌晨三点盯着天花板,忽然想起十二岁那年偷改过太爷爷的族谱。当时觉得添个举人老爷多威风,现在倒觉得那个歪歪扭扭的伪造签名,比祠堂里的烫金正史更接近真相。历史的定义和概念啊,你敢不敢承认自己就是个浑身补丁的百衲衣?
上周陪儿子看恐龙动画片,霸王龙对着腕龙吼:"你的存在不符合历史定义!"小孩笑得打滚,我却突然鼻酸。我们何尝不是被某种叙事框架钉死的化石?那些敲着键盘争论历史概念的人,和恐龙争霸又有什么区别。
要是明天就改写历史的定义和概念,第一件事准得把菜市场大妈们的闲扯录进档案馆。她们嘴里"猪肉又涨了三块"的抱怨,可比奏折里的"民生多艰"真实多了。等等,我手机里存着的三百条外卖订单记录,算不算数字时代的新史书?